电话:86-027-85714778 86-027-85714738 86-027-85714718


传真:027-85714718 24小时全国租车热线:15871725656 E-mail:whxzhzc@163.com 鄂ICP备17014885号-2
技术支持:武汉网讯互联
![]() |
第十七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车辆... |
![]() |
2019-2023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预测... |
![]() |
今日油价调整窗口开启 预计对应上... |
![]() |
中华医学会2017年器官移植学年会... |
![]() |
薛之谦“我好像在哪见过你”—20... |
汽车租赁:行价掉了一半 小公司要死一半 |
|
发布时间:2010-9-21 来源:admin 阅读次数:3154 | |
史上“最零碎”国庆假期引爆了汽车租赁市场。与此同时,上月国内租车行业发生了几次“地震”,武汉“震感”明显。
在“一嗨租车”打出“99元每天特享”的广告语后,另一家“至尊租车”则将价格降至98元,而刚刚获得了联想控股十多亿元注资的神州租车,则“财大气粗”地将日租价格再降低了30%到50%,比亚迪F0车型的租价最低仅为每天79元。 一场价格战,基本就把武汉的行价“150元”砍去几乎一半。 这个市场未来会怎样?在连日来的采访中,武汉多家租车公司的负责人众口一词,“大腕”大打价格战,小公司可能要“死一半”。 上周末,就职于汉口某外企的邹雄租了一辆车和家人出游。除了私密性更好之外,最吸引邹雄的还是低廉的价格。 “100块左右就可以租用一辆车,而且首日租车还有大幅优惠。之前,某公司打出99元/天的特惠后,另一家租车公司则降至98元/天。”邹雄表示,一天游玩下来即使加上油费,总共也不会超过300元,“比较划算”。 可在三四年前,租车却是件麻烦事。邹雄坦言,“不仅要有户口簿、房产证,还要有一大笔钱抵押。”即便如此,“不是本地人还不能租车”。 连日来,记者经走访市内部分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,很多公司从上个月就已开始受理中秋、国庆的租车订单,有的租赁公司的车已租出去一半,其中大多是预订“十一”用车。 为何租车这么火?据了解,除开价格上的利好,一种快速租车模式普及也是主因:无押金、无担保、刷信用卡就搞定,顾客不需要交纳押金,也不用出示户籍证明等,可以异地租车、还车。 “对于消费者而言,‘行业扩张’是个好消息,比如,价格。”业内分析人士指出,三年内,武汉租车业陆续迎来重量级选手——神州、一嗨、至尊,“清一色”的全国连锁租车机构。 没有“老大”的江湖 “如果不是天天开车,租车肯定比买车便宜。”神州租车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长期以来,价格过高是抑制租车市场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。简单算笔账:一辆车20万,每年折旧10%,加上停车费、保险费、维修费等等,一年至少也得2万元,这笔钱足以租用同等档次的车120天。 “公司现在新进了很多新车。”神州租车武汉分公司客户经理熊嵩表示,公司在汉有4家店,淡季有120-130台车,到年底会超过200台,几乎每个品牌都有七八个不同车型可供选择。 他对此的解释是:神州租车融到了钱,“一方面武汉有这样的需求,另一方面机构们投钱也更大方了”。8月份,神州租车引入联想控股10亿元股权加债券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,据说还撬动了几十亿的银行贷款。同月,一嗨租车也“收到”多家VC机构投入了将近6个亿人民币的资金。 在一嗨租车武汉分公司经理岑宝玉看来,武汉汽车租赁市场“没有老大”,再大的公司都不可能通吃,关键是要做到错位竞争。 武汉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吉文直言,武汉上规模(拥有200辆车以上)的租车企业“一只手数得过来”,剩下大部分都是十来辆,甚至五六辆车规模的小公司。 本地公司大多难以为继 业内认为,租车行业有极大的市场空间,但现在市场非常零散,大公司的价格战让一些本土租车公司“150元/天”的租价根本无法维持。 “这个市场需要洗牌。”有业内人士直言,“倘若价格战不断升级,小公司可能要死掉一半。此外,武汉很多公司仍没有资质,服务也不标准。” 据了解,同外来的“大腕”相比,武汉本土不少租赁公司的盈利模式在于与一些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,以及利用一些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车辆进行租赁。 “一旦遇上‘供不应求’的情况,各租赁公司都会调用一些单位公车或者加盟的私车来救急。”武汉本土一家租车公司负责人无奈表示,现阶段,准入门槛太低,大家都分一点羹。 近几年,随着私家车的普及,一些车主将自己的车挂靠汽车租赁公司的现象较为普遍,对于一些资本有限的中小公司而言,也愿意接受加盟。 “汽车租赁行业风险太大了。”在本地一家公司做了多年的汽车租赁人士称,与这些全国连锁租车公司相比,本地绝大多数汽车小公司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。 这几年“租车诈骗”的案件越来越多。有业内人士一语中的,“租赁公司的汽车被骗了,要靠自己去找;租赁公司的汽车违章了,租赁人一走了之,租赁公司要代为受罚;租赁公司的汽车出事故了,租赁公司负有连带责任。” 据了解,1998年国家曾出台《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》,明确交通主管部门是汽车租赁行业的管理部门,并规定经营汽车租赁企业所需具备的条件。 2007年7月之前,全国大部分地区将租赁车辆定位为出租营运车,不仅要办理出租车运营牌照,而且“所缴赋税比租赁业多出40%”,直到2007年以后,汽车租赁的紧箍咒才有所松绑。 “我们只能了解到纳税的租赁公司有300多家。”业内人士无奈道,除开这300多家,另外的地下租赁公司根本无法统计。 目前市场的现状是:很多公司仍没有资质,服务也不标准:“这个市场需要洗牌。”一位租赁公司老总说。 |
|
返回>> |